close

廠房通風設計是提高廠房內環境質量的重要環節,組織好廠房內部的進、排氣流,使廠房內獲得應有的新鮮空氣,並帶走影響工人健康和產品質量的大量餘熱、污濁氣流和有害氣體。當前在廠房自然通風設計中,應從以下向方面進行改進。合理設計進、排氣口面積。廠房自然通風是利用廠房內外空氣的溫度差所形成的熱壓作用和室外空氣流動時產生的風壓作用,使廠房內外空氣不斷交換,形成自然通風。但由於風壓作用受自然條件限制,具有多變性,無風時即無風壓作用,因此不宜作為廠房自然通風的動力考慮。按照有關規定,在熱加工廠房自然通風的設計計算中,僅考慮熱壓作用,風壓作用只作為一項補充因素。熱加工車間在生產過程中,散發大量的餘熱和灰塵等污濁氣體,惡化了廠房內部環境,必須通過有效地組織廠房自然通風,迅速排除餘熱和污濁氣體而改善內環境質量。當廠房高度和生產散熱量為一定時,合理協調進、排氣口面積,是提高廠房自然通風效果的關鍵所在。在廠房自然通風設計中,必須合理協調進、排氣口面積,力求進氣口面積不小於或大於排氣口面積,這應該是提高自然通風效果的極為重要和有效的技術措施。

雲南中醫學院園丁張成剛,因1張坐在樓梯邊、面對柱子看書的背影照,一夕爆紅。這位天天在校區掃落葉的42歲大叔,被學生稱為「掃地僧」,認為他就像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武功高強卻在少林寺藏經閣灑掃的僧人一樣,有中醫基礎,但為讓醫術更進一步,主動應徵學校清潔工,以便有機會翻閱中醫典籍。

靦腆、安靜的張成剛是四川宜賓人,因為家貧,高中還沒念完就輟學,到外地打工賺錢,但他沒有放棄好學向上的心,20歲時趁工作空檔,跟著一位老中醫學了3年的臨床知識。

仰慕雲南名醫吳佩衡

其後,不管他是在火車站、商場當清潔工或在住宅區負責園林工作,從沒中斷看書自學的習慣,更因為喜歡已故雲南名醫吳佩衡,和他擅長使用的中藥材附子,特別轉到雲南工作。

某天,張成剛偶然在地圖上發現吳佩衡擔任過校長的雲南中醫學院,立刻厚臉皮到學校詢問是否有缺工作人員,今年3月正式成為該校園林保潔員,也就是園丁;雖然薪水不高,但能進入該校圖書館4樓,自由翻閱大量中醫學著作,對他來說就是最好的福利。

5點起床 複習所學

進入校園工作後,張成剛天天利用休息時間到圖書館看書學習、做筆記,比任何學生都還認真,感動全校師生,今年大一新生開學後,校方特許他到基礎醫學院,和新生一起上中醫基礎理論和解剖學。

為兼顧工作與學業,張成剛每天5點起床,先複習前1天所學,再到學校上班,做著撿落葉、除雜草、澆花的勞力工作;中午下班,他在學校食堂吃完午飯,利用午休時間到圖書館看書,再繼續工作;通風設備晚上下班後,再回圖書館看2小時書,一本沒有注解版的《傷寒》,他足足看了4次,由於上課時間會占掉部分工作時間,張成剛就利用中午或周末補班,兼顧工作與學業。雖然辛苦,但張成剛很珍惜這個學習機會,表示:「有老師講解,學習效果都不一樣」。

負壓排風扇適用範圍:
1、適用於高溫或有異味的車間:如熱處理廠、鑄件廠、塑料廠、鋁型材廠、製鞋廠、皮件廠、電鍍廠、印染廠、各種化工廠。
2、適用於勞動密集型企業:如服裝廠,各類裝配車間,網吧。
3、園藝溫室大棚通風降溫、畜牧場降溫。
4、特別適用於需要降溫又需要一定濕度的場所。如棉紡廠、毛紡廠、麻紡廠、織布廠、化纖廠、經編廠、加彈廠、針織廠、絲織廠、襪廠等各類紡織廠。
5、適用於倉儲物流領域。

雲南中醫學院的學生們看到張成剛坐在樓梯念書的照片,都非常感動,有學生表示:「想想擁有如此好學習環境的我們,還會在上課時睡覺,真的很慚愧。」

負壓排風扇靈通 知名中醫吳佩衡

雲南名醫吳佩衡是四川會理人,清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出生,18歲時,受業於理會當地名醫彭思溥;1921年到雲南行醫,曾聽學於火神派(清末四川名醫鄭欽安創立的派別)弟子盧鑄的「扶陽醫壇」,精通《內經》、《難經》、《傷寒論》等典籍,擅長以大劑量附子治病。1945年創辦《國醫週刊》雜誌,促進中醫學交流。1945年至1950年創辦雲南私立中醫藥專科學校,擔任校長,也曾擔任雲南中醫進修學校副校長、雲南中醫藥學校校長、雲南中醫學院院長等職,桃李滿天下,1971年逝世,享年83歲。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蔡重民 的頭像
    蔡重民

    蔡重民的碎碎念

    蔡重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